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全国各大高校以及培训机构经过前期精心筹备,陆续全面启动在线教学。可在短时期内,学生是否能够适应从传统课堂到全面线上学习的转变?在学生看来,怎样进行线上教学对提升学习成效更有帮助?人们普遍担心的在线学习中,学生互动性和学习主动性不强等问题是否得到很好解决?
大学生在线学习适应性研究中,麦可思分析发现:
手机是学生最常使用的线上学习工具
麦可思研究显示,参与答题的学生中90%表示具备在线学习条件,但其中有一半学生认为学习的设备和网络有待改善。
手机是学生最常使用的线上学习工具(60%),其次是电脑(21%),使用平板电脑的比例占3%。有16%的学生表示会综合使用多种工具进行线上学习。
正式学习开始前,77%的学生接受过线上学习相关指导,参与答题的学生中61%表示熟悉线上学习平台的各项功能。
超过半数学生希望教学“直播与录播”相结合
九成以上学生希望每节课控制在一小时之内
线上学习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直播、微课、慕课(MOOC)、专属在线课程(SPOC)、远程在线答疑等,但总体上可归结为直播、录播两种形式。学生更偏爱哪种学习形式?
麦可思研究显示,“直播+录播”是学生最希望教师采用的线上教学形式(51%)。希望通过录播学习的学生有26%,希望通过直播学习的学生有23%
参与答题的学生中,84%表示线上开设的课程与期待基本一致,能够满足学习需求。
在学生最希望使用的线上学习资源方面,“教师的教案讲义、PPT课件等”比例最高,为61%,其后依次是“教师的课程视频”(56%)、“名校的课程视频”(38%)、“师生自由交流的平台”(38%)。
在希望在线学习的时长方面,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差异比较明显,但整体而言都希望每节课控制在60分钟以内。具体来看,本科生希望每节课45~60分钟的比例较高,为51%;高职高专生希望每节课在45分钟以下的比例较高,为52%。
师生互动:65%的学生倾向使用在线交流工具
师生间频繁的互动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在线教学中,师生交流尤其重要。
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希望教师每周反馈作业或答疑的比例相对较高,为35%;希望每单元学习后反馈和每节课后反馈的比例,分别有25%和24%。
在与教师的互动方式选择方面,微信、QQ等在线交流工具是学生最喜欢的沟通方式(65%),其后是直播过程中的实时互动(53%)和线上平台留言反馈(46%)。
学习主动性:近2/3的学生开课前制订了短期学习计划
在线学习普遍存在的另一个担忧是,少了教师的监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保证。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麦可思研究显示,在线课程开始之前,66%的学生会制订短期学习计划,会制订长期学习计划的学生有15%。在学习中,89%的学生表示经常积极回答问题,按要求完成观看视频等学习任务。
此外,参与答题的学生中,95%的学生反馈能及时得到来自教师的答疑和指导。教师经常提供的详细反馈对掌握课程内容和达成学习目标非常有帮助。
除了师生间的交流,线上学习中学生间的沟通也较为畅通。83%的学生表示有很多机会与同学交流、互动。学生之间进行知识分享和讨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