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近年来,我国出台各种政策鼓励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驶入了发展“快车道”,职业教育体系日趋完善。新时代改革发展的“人才摇篮”正在打造,大国工匠的“种子”竞相萌芽,人才发展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为民族复兴汇聚了强大力量。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兴是产业兴旺的兴,是乡村振兴的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兴。如今,“技工荒”、大学生就业难、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等结构性就业矛盾问题凸显,升级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产业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需要他们以智慧和汗水浇灌民族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以奋斗支撑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干勾线、奋斗施彩,“中国梦”这张大美画卷正一帧帧变为现实。无数技能人才架起中国桥,铺设中国路,驶动中国车,建造中国港,搭建中国网……中国建造、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共同发力,一张张令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国名片”诠释着中国的新面貌。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天和”入九天到“奋斗者”探深海,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都离不开技能人才的身体力行。
器物有形,匠心无界。无论是大众产品还是国防军工,小到一枚螺丝钉、一块智能芯片,大到卫星火箭、高铁航母,离不开技能人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实干,刻印着能工巧匠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身影。焊花闪烁,岁月寒暑,为火箭铸“心”的高凤林;一双妙手,以柔情呵护复兴号的筋骨,为中国梦“加速”的李万君;独坐洞窟,在西北戈壁修复壁画的李云鹤……一位位高技能人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共同培育形成的工匠精神,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人人皆可成才、人尽其才,产业工人绽放光芒的舞台愈加广阔。更多中国技工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各类技能赛事和培训遍地开花,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落到实处,职称评审、薪资待遇不断优化,技能人才的奖励表彰激励人心,更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成为时代交响。
但现实中,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偏见仍存在,“没出息的孩子才选职业教育”的想法无形中影响很多青年宁做“小白领”不当“大蓝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打破职业偏见,不管是铸大国重器,还是生产螺丝钉,人才不分高低,工人也能“顶天立地”。
国家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并在“职教20条”中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也再次强调,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各地各部门和职教战线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等工作要求,开展了一些标志性、引领性改革举措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专业布局持续优化,改革试点深入推进,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国际影响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
技能强国,人人出彩。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服务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西藏,职教扶贫真正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在广东深圳,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共生共长,跑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在江西,职普融通使“好就业”转向“就好业”……
而职业教育对于青年来说,不仅能“谋生”,更能“逐梦”。“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无论从事什么劳动,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应厚植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成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尺。每一位劳动者都是主角,每一个青年都能通过职业教育把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不断谱写新时代的奋斗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