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资讯

在线职业技能教育 — 提高职业教育地位 深化产教融合

2022-02-23 13:52:52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两种教育类型,而非基于不同等级的层次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两类教育应该相对独立、横向融通、彼此促进。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内涵主要体现为“三个指向”:指向关键能力的职业教育、指向经济产业的职业教育、指向创新发展的职业教育。

  指向关键能力的职业教育

关键能力,也称为核心能力、核心素养、跨学科能力。关键能力具有可迁移性、跨领域性、通用性,是能力结构中的高阶能力。2017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即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标志着教育改革转向能力的培养,逐步转变学生素养中的知识、能力的结构性失衡。职业能力成为所有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能力,而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的。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关键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职业能力,要将关键能力融入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融入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融入校企合作育人机制、融入教育和产业的合作之中。同时,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和条件性,不存在脱离具体情境和条件的关键能力,要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和职业条件,在不同场景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指向经济产业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要贴近经济、产业实际,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适应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支撑制造强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受国际国内环境、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改革和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再加上劳动力素养偏低及制造业领域的技术进步,使得我国制造业在产业链中处于中低端水平。随着部分发达国家推动制造业回归,部分制造业企业从我国迁出,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将制造业迁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面临巨大挑战,迫切需要提升劳动者的素养。再加上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各国竞相推动制造业创新升级,我国在激烈的全球制造业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需要大量的高素养专业化的指向产业实践的技能人才。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牢牢把握住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这根生命线,以指向实践的教育,发展面向产业转型升级、面向制造业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校和企业合作、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养企业用得着、用得好的大批技能人才,培育大国工匠,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满足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需要。

  指向创新发展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和人力资源结构关系紧密,创新发展始终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只有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的理论、模式、方法与技术,才能形成符合产业实际、未来发展的制度体系和实践范式。职业教育创新直接指向实践应用,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系列政策文件发布后,陆续开展了“双高计划”“1+X证书制度试点”“产教融合体系建设”等探索,在职业教育制度顶层设计、项目试点推进、基层探索模式方面进行创新。

与普通教育的创新不同,职业教育创新是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创新的影响因素包括领导体制、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及学校变革、专业设置、教育教学等,必须通过多主体跨领域的合作才能实现,这个过程是不同部门的职业教育参与者共同学习、形成反思性职业教育实践的过程,从而形成创新性的职业教育体系。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学校层面的职业教育设计实施和治理均需要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指引,职业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不仅要关注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战略定位的调整,还要注重职业教育实践的“评估”“反思”,总结、提炼、形成科学有效的职业教育实践模式,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

即刻开始,免费体验

EduSoho 强大功能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