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资讯

mooc慕课 — MOOC学分认证的障碍

2015-05-29 09:53:49

对于MOOC而言,平台和课程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平台问题可以选择入住,比如coursera、华文慕课、学堂在线等;平台搭建也可以选择EduSoho慕课等平台搭建服务商。而在学分认证方面,却是困难重重。虽然目前MOOC学习成果认证主要以课程证书认证为主,但学分认证仍存在诸多困难与障碍。

 

教学测评技术

测评在教学中具有重要功能,是教学系统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就为什么测评、如何进行测评、什么时候进行测评、进行多少测评等问题,在不同教学实践中差异巨大。目前比较提倡的评价方式有形成性评价、同伴评价、基于作品评价、多种评价相结合等,这些在已有MOOC实践中均有较好体现。如很多MOOC将各单元的练习成绩和最后的终结性考试成绩相结合进行评价,以作为向学习者颁发完课证明的依据。还有一些MOOC引入同伴评价,让学习者对其他学习者的作业或作品进行评价,以促进学习者相互学习。

然而,MOOC教学测评技术仍有许多不足,影响其学习成果的学分认证。强大的在线测评功能是MOOC的重要创新体现之一,在线即时测评和反馈可以有效增强学习投入,促进知识建构,但过多的标准化自动测评也有可能滑向为了测验和分数而学习的窠臼,导致应试学习。MOOC对学习进行深度评价仍比较困难,对实验技能、创新能力等高层次、综合性的学习成果也难以进行评价。尽管出现了自动作文评分(Automated Essay ScoringAES)等新颖的智能评价技术,但尚难被大部分人所认同。MOOC同伴评价方式也引起很大争议,反对者认为学习者在课程基础上的差异和对评价标准把握上的差异导致同伴评价的不可靠,部分学习者的不负责态度也可能导致同伴评价的失效。但因为学习者人数众多,授课教师无法对每个学习者进行细致评价,因此借助同伴进行学习评价也常是不得已之举。 

前文归纳的多种学分认证模式都对考试有很强的依赖,如监考考试和本校生学习等模式都依赖于现场考试或在线监考,挑战考试模式则是在学习MOOC后,学分授予学校新增加的考试环节。这些都表明大学在进行学分认证时对MOOC学习评价的可靠性表示担忧。但对考试这种终结性评价的过分依赖,一方面强化了应试学习的倾向,另一方面也降低了MOOC的开放性和便利性。在假设学生身份真实性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课程证书也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学生达到了必要的学业水平和学分授予的条件。也正因为如此,ACE在进行学分推荐时,将是否具有可靠的评价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总之,MOOC在学习评价方面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习成果的学分认证。

 

身份识别技术

测评的准确性是相对的,即使在传统教学中,教学评价也难免存在偏差。与教学测评技术相比,学习者身份识别困难对MOOC学分认证造成了更大障碍。MOOC学分认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证明学习成果由学习者本人获取,而不是其他人;由学习者通过真实的学习获取,而没有作弊。上文归纳的多种学分认证模式,要么是在学习之后增加有监考的考试或评定环节,如“挑战考试”模式和先前学习评定模式等;要么是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包含有监考的考试或能够进行身份证明,如监考考试模式和混合教学模式等。

从技术角度来讲,实现远程在线监考考试已不存在问题,但这样做一方面会增加不少麻烦和负担,如学习者需在特定时间参加在线考试,且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另一方面则会形成对终结性考试的过度依赖,也不符合一些课程的评价特点,如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等。因此,在线监考考试也不能完全解决MOOC学习者身份识别困难的问题。

在常规的MOOC之外,Coursera还推出了Signature Track版本的MOOC,旨在通过“笔迹”监测技术对学习者身份进行识别。学习者需要有一个联网摄像头、物理键盘、权威身份证件等,基于每个人的键盘输入模式具有唯一性这一特点,首先为学习者建立一个“笔迹”档案,记录其输入模式及身份信息、照片等;学习过程中,提交每次小测试、作业、考试时都要由“笔迹”档案进行身份确认;学习结束后,达到课程要求的学习者将获得证实版(Verified)完课证明,而且该证明可在线查询。即便如此,学习者也无法获得课程开设学校的学分,仍属非学分认证。实际上,这样的身份识别技术也不能完全杜绝作弊现象,仍需依赖学习者的自觉、自重和诚信。在学习MOOC之前,让学习者进行自我承诺是通常的做法,然而这对有意作弊的人来说起不到任何作用。总之,无法确认学习者真实身份对MOOC学分认证形成极大障碍。

 

大学的文化传统

尽管MOOC向各界有力地展示了网络教育可以达到优秀的教学品质,但还是无法打消一些人的顾虑。与具有网络教育的固有优势一样,MOOC也继承了网络教育的天然不足。尽管网络教育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并不一定比传统校园教育中的少,但还是存在面对面“实体”交互与基于网络“虚拟”交互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交互的现场性方面。师生在课堂内外的面对面交流和同一时空内的相处被认为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蕴含着丰富的隐性学习,也更适合对学生陶冶情操,而这些是网络教育难以替代的。基于此,崇尚“学院文化”和“实体文化”的传统大学在进行MOOC学分认证时必然顾虑重重。

Bergquist等(2007)认为大学文化有学院文化、实体文化、管理文化、虚拟文化等多种特质。学院文化是大学最古老的文化特质,有崇尚精英教育和追求学术卓越两大历史传统。崇尚精英教育的文化传统认为大学的根本在于对人的精神陶冶和灵魂塑造,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领袖,大学并不仅是学习具体知识的地方。实体文化与学院文化相辅相成,注重大学的实体环境,珍视校园景观、建筑物、藏书、博物馆等各种有形的、可感知的资源和财富,认为这些对陶冶人的精神和灵魂来说不可缺少。总体上,学院文化和实体文化偏好师生在校园内进行多方面的交往,包括在课堂上和生活中,认为学生在课堂、图书馆、宿舍及各种活动和仪式上的出现和停留对教育来说十分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管理文化和虚拟文化对大学的影响越来越大。管理文化更注重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认为大学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公民,大学应该为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服务,教学应该是规范化的和有效率的。虚拟文化强调开放、共享、灵活、协同等价值理念,与管理文化强调效率的理念相一致。在教育形式上,管理文化和虚拟文化都很重视非传统教育形式的应用,网络教育便是虚拟文化在大学的重要而又直接的体现。

网络教育和MOOC都主要基于网络“虚拟”交互开展教学,这种虚拟交互对学院文化和实体文化来说是不充分的教育体验,因此认为由此获得的学分不能等同于在校园教育中获得的学分。虽然管理文化和虚拟文化对大学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一些新型大学中已有很鲜明的体现,但对很多传统大学来说,学院文化和实体文化仍然盛行,这对MOOC学分认证的影响不可低估。虽然精英大学是MOOC的主要引领者,但学院文化和实体文化在这些大学中的影响甚大,她们积极开设MOOC,却不一定积极对MOOC进行学分认证。随着网络在社会.(包括在校园教育)中不断渗透,“虚拟”将越来越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也就可能逐步成为一种“实体”。网络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主流,这正说明大学的传统文化对虚拟文化的接纳度在不断上升。

 

大学的学分管理制度

即便是教学评价和身份识别的问题得以解决,网络教育的不足也得到弥补,但MOOC学分认证仍面临巨大的制度障碍。目前大学普遍实行学分制,学位和文凭的授予建立在学分积累的基础之上,学位、文凭以及学分都不是超越学校存在的,具有强烈的学校属性。学分制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的单位,改变了传统学年制下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和安排,给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学分制基于学习自由、个人本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等价值理念,自提出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内容结构化选修制、导师指导选课制、按学习成绩设置绩点制、按学习进度实行弹性学制等内涵丰富的制度体系。学分的本质是对学习量进行度量,然而对个体学习量的度量却极其复杂,受课程性质、教学内容、个体投入、个体特征等多方面的影响。实践中,学分一般简单地根据学时进行计算。另外,学分制并不意味着学生有全部的选课自由,因为不同课程的学分不具有等同性,不能用任选课学分来代替基础课学分。换言之,学分只是对学习量的一种粗略计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学分在不同学校间的差异可能很大,具有鲜明的学校属性,即特定学分必然与某个学校相联系,并非独立存在。

学生的课程选择权不仅体现在校内选课上,还体现在校际选课和校间学生流动上。当涉及校际选课和学生流动时,学分的学校属性便开始产生影响。首先,高校对从哪些学校获取的学分可以被认可和转移有一定的制度规定。其次,从其他院校获取的学分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本校学分计算方法进行转换,才能作为满足专业或项目要求的学分数。在此过程中,学分发挥着流通和鉴定功能。对于流通功能,学分意味着学习结果可以从一所学校流动到另一所学校。所谓鉴定功能,是指学分表征着学生已经获取了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其他学校可以此为据。对MOOC来说,学习者选择的是学分制管理体制之外的课程。尽管MOOC主要由有学位授予资质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但却不是纳入学分制管理体制的课程。可见,MOOC学分认证问题并不是学分转移的问题,因为还不存在可用来流通和鉴定的学分。

 


MOOC进行学分认证,实际上是对学生课程选择权的进一步放大,即扩展到没有学分授予的课程。但学分授予主体的缺位导致MOOC学分认证无法像学分转移那样运作。一方面,MOOC开设院校并不授予学习者学分,学习者学习某高校的MOOC并不能从该校获得学分,更谈不上学分转移。开设院校之所以不授予MOOC学分,除上述障碍因素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外,还有如下因素:

其一,学分的赋予权最终在于学校,而不在于MOOC授课教师个体。学分授予是一种学校行为,学分与学校教学质量和声誉相关联,大学对学分的授予十分谨慎。

其二,学分授予涉及学校的学生注册制度,学习者从某校获取了学分,说明该学习者是或者暂时是该校学生。

MOOC的一大优势就是学习者可以方便地学习来自多所大学的课程,而不用注册成为开课学校的正式学生,而这恰恰为MOOC学分授予带来障碍。除质量等方面的考量外,无法为数量如此众多的学习者提供课程注册管理也是MOOC开课学校不提供学分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MOOC平台不具有学分授予资质,学分一般由拥有学位授予权的高等教育机构授予,而学位授予权必须经政府审批。学分授予主体的缺位对MOOC学分认证形成极大障碍,如果由MOOC开设者和提供平台来授予学分,那么MOOC学分认证问题就变成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学分转移问题,传统大学在这方面已有较成熟的实践。

 

可见,目前MOOC学分认证主要由学分认可和授予院校负担,并由授予院校根据授课内容和本校学分计算方法自己决定MOOC所对应的学分数,而非由MOOC的开设者和提供平台负责,这给MOOC学分认证带来很大障碍。

广告位
即刻开始,免费体验 EduSoho 强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