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艺术的科技探索
回溯人类艺术文化的发展,自古便紧扣科技探索。希腊先哲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BC 580-500)和他的信众是对天文和数理的探究,领悟出美就是一种和谐与比例的规律,影响后世对美的思辩。中古文艺复兴时代的达文西(L. Da Vinci, AD 1452 – 1519)更构建出被奉为审美经典标准比例的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定律。无论东西方,其古典和传统艺术,在工具、物料运用和创作表现上,都离不开物理、化学、工程和科技的应用和钻研,例如大陆五千年来各种工艺美术的创作和成就,完全融合各个时代工匠在物料创新和技术革新的努力。
当代艺术的科技尝试
虽然当代艺术和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好像渐趋概念化和形而上,但也没有间断过利用科学技术和概念去进行创作突破。甚至有艺术评论专家认为,上世纪50、60年代欧普艺术(OP Art)奠基人,维克托·瓦萨雷里(Victor Vasarely, 1908-1997),糅合了包豪斯学说和建构主义理论,正式提出「视觉动力学」的概念——运动不依赖于构图、也不依赖于特定的主题,而是依赖于对观看行为的理解,试图在三维的基础上产生四维的动态效果。这在当时的艺术界无疑是一番前所未有的开创性论调。艺术家凭藉着精心计算的视错觉,挑战着人们的视觉神经,他创建的艺术程式设计体系在当时无疑是十分超前的,被视为AI艺术先驱。
差不多同一时期的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 1898 – 1976)及后来同系艺术家提出的动态雕塑(Mobiles),或动能艺术(Kinetic Art),均是尝试利用声、光、电等非传统艺术形式,来描绘时间和空间元素的动态作品。
现代艺术的科技应用
进入八、九十年代,在电脑科技急速发展,以及数码网络的建立,视觉艺术创作在数码科技应用和创新形式表达上的选择可以有很多。最普遍看到的便是利用电子器材或图像软件创作具科技美学的电脑图像CG或数码艺术Digital Art。也有利用网络的交互特性和变异概率,创作一些实验性、互动性的网络艺术(Web Art)。笔者十多年前就曾经利用电脑初期在中文字元变换(例如繁体码、简体码、国际码)之间时有出现乱码的情况,创作了一系列乱码网络版画。
当然,目前比较热门的科技艺术创作,便是各种所谓沉浸式多媒体艺术(Multi-media Art),其实也有艺家开始探讨利用生活无处不在的代码(Code)去进行抗衡性生活反思创作。而承接欧普艺术利用数学程式,或大数据进行超视觉感受的光、影创作,也一直有艺术家探索。笔者则准备利用STEAM教育热捧的编程(Coding)科技,尝试不走器械操控的方向,转为探讨程控式艺术编程(Coding in Art)的创作形式。下一次会谈谈美术课堂的创新科技应用,以及硬件和软件在校内、校外美术教育课程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