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资讯

STEAM教育 — STEM+教育如何规划和部署更合理?

2020-12-14 14:49:18

正确调校发展目标

很多学者曾经评议我们社会教育规划的缺失,最关键一点就是过于「功利」,过分侧重达成「非教育本质」的目的,例如着眼人力规划,把高等教育办成职业导向教育等。另外,将过多社会问题想利用基础教育去解决,在课程发展添加额外社经元素,例如理财、禁毒、爱国、创业等。近年政府准备转向发展创科产业,所以又在基础教育大力催谷STEM,希望高中学生重新重视选修理工科目,保障高校相关学科有足够生源,促进创科、创业,完全漠视STEM的本质其实是一种问题导向的综合学习课程和认知建构学习策略。现代科技和电子器材,只是部分探究主题/项目的辅助,不应本末倒置,更不应罔顾本土传统课程在工程和高新科技范畴的弱势情境(Social Context)。

三月尾一份免费报张的社论工作室,建议政府配合STEM教育的推动,应该派钱资助学生添置移动学习设备,以及投资电子教材的开发,全面取代纸本教科书。这些伟论显然不掌握过去20年在资讯科技教育发展的成效评估。其一是因众多客观因素,基础教育在电子学习严重滞后,课堂教学范式转移程度不足,个中不太渉及硬件和器材。另外,政府10年前曾大力推动和资助发展在线教育,鼓励业界尽力出版电子教科书,但结果是「烂尾」收场,政府取消专项拨款。所以这个专题前几篇文稿,已经指出发展STEM教育,不应单靠派钱,不应侧重硬件供应、硬技术学习、不应过分催谷比并活动。

关注政策支持和课程规划

自从2015年政府施政报告提及发展STEM教育,2016、17年开始向中、小学提供专项经费,学校和老师开始忙乱,连学前教育也不例外。但一如几个教育团体的业界调查,因为暂时未有推行期限,专项拨款的使用又比较宽松,关键忧虑主要还是在政策支持(包括中央和校本层面)和课程规划指引上。硬件供应、硬技术学习,经冷静思考后,不是普遍学校的关注项目。

中国香港政策研究所发表的《推动STEM+教育──STEM教育的在地化与顶层设计》研究报告,主要建议设立「STEM+促进中心」作为教学发展的交流和研发平台;建议大中小幼要有STEM+分阶段的教学策略,避免一窝蜂去钻技术;建议订立STEM+素养框架,让学校规划学科知识建构,以及综合学习能力的阶段性发展。另外也有外部资源整合、多元学习出路和业界发展协调三项辅助性建议。

目前,中国香港和内地在校内、校外教育层面,都积极推动STEM教育。内地因为在2010年已开始发展「创客教育」,所以有一定的科普教学、动手学习的背景,容易切入STEM教育。当然,很多学者也看到两者都有过分偏重单项器材、硬件学习,以及制作技艺掌握(S.T.E.M.)的偏差,呼吁关注STEM教育本质,建构完全目标式课程。

香港的创客文化,大多是创客空间的共享、创科技艺的交流,不太涉及基础教育层面。中、小学反而受到校外培训机构侧重不同科技器材操控培训(例如编程、3D打印、套装积木、机械人组件等)的影响,初期发展STEM教育多有疑虑。到政府派钱,明白需要建构符合STEM教育理念的课程,以及进行校政规划,特别是关注教师培训。

低成本、低技术,普及式课程建构

个人在2013年开始收集STEM主题相关资料,一年前才关注各地STEM教育的发展。上面谈及内地和香港在校内、校外STEM教育的「漫像」,都有了解和思考。基于曾经谈及香港千禧课改的目标、要求、策略和建议,比内地更有优势去推动STEM,但必须从「低成本、低技术」的角度思考,鼓励以融合校内学科目标出发,而非抽离,叠加式学习去设计课程,让中、小学开放、接受,愿意思考,才能取得比较持续、广泛的成效。

笔者曾经以这种「低门槛式」规划准则,草拟能力基准,编写课程框架,设计教材,在学校试验,效果颇为理想。手头也有一个相应的STEM+校本课程设计教师工作坊,小学和幼儿园的教材研发均可对应分科目标及主题学习。基本可以从整固S.T.E.M.或S/T/E/M分科的知识、能力目标开始,逐步形成S+T+E+M或STEM结构;再加入创意、文化、艺术元素发展成为STEAM、ASTEM、STEMA或STREAM主题式综合学习教材设计;最后按校本发展政策,以及学与教情境,研发特定专题/项目导向的STAM+研习式课程。

最近尝试以上述STEM+课程设计流程,协助推动一个由两中、三小、四幼组成的STEM+校本课程探究跨校协作先导计划。为学校提供的简介讲座,已强调订定STEM+教育校本发展政策的重要性,并作为项目其中一个成效指标。因为确定校本发展政策,才可以进行创新课程融合规划;分期安排教师多元主题培训;逐步研发STEM+校本教材;再探讨不同形式的相应教学策略。当然还须注意促进科普教育的学习环境建构,并组织艺术、创新、科普活动。若能加入专题资料库建构、校外资源整合、家校互动安排、社区融合方案等环节,发展全社区、全方位STEM+科普教育,有机会满足官、民在创科产业发展,以及建构知识转型的双赢目标。

广告位
即刻开始,免费体验 EduSoho 强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