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资讯

在线教育 — 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对现代教学的5大启示

2021-01-08 11:44:40

Schon(1987)提出「在行动中求知」(knowing in action)及「在行动中反省」(reflection in action)的学习概念,即是情境学习理论的重要内涵之一

人类学家Suchman(1987)则提出「情境行动」(situated action)的观点,并认为知识中的许多概念与其组织规则必须靠实际的经验来揣摩,由实际的活动中才能理解其含意。强调知识若脱离使用情境,则学习就变成玩抽象符号的游戏

主张情境学习的学者皆强调知识如同工具,是学习者与环境互动的产物,且本质上受活动与文化脉络的影响。

l 情境学习理论对现代教学提供了以下五点的启示:

a.知识植基于情境脉络当中,通过参与生活情境中的活动,学习者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所有的知识如同语言一样,都是情境活动的产物,例如学习英语会话最快的方式,就是将学习者置身于生活週遭皆是英语环境之中,如此才会学得快。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皆一致支持知识的意义必须通过使用的脉络来加以传承。

b.知识如同生活中的工具,必须通过使用才能了解他们。因此,学习应强调主动操作探究,教学内容宜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知识除了具有情境特性之外,还包括通过真实活动而逐渐发展的特性 。知识和工具有许多共通的特徵:只有凭借使用他们,才能充份了解他们。换句话说,在生活中工具本身不代表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用处,除非工具能在对个人有意义的情境派得上用场。

c.学习是一个涵化的历程,教学应提供完备的范例,与在真实情境中使用该专业知识的机会。学生就如同学徒一样。学习专科知识时,必须进入一个社群文化,在真实活动中使用概念工具。总之,知识、活动、文化有密切的依存关系,学习必须包括这三者。

d.知识具有社会共享(socially shared)与分配(distributed)的特性,提供异质性团体有助于形成「近侧发展区」。Lave & Wenger(1991)指出认知是複杂的现象,学习活动是生手与专家产生社会互动、共同参与的过程 。

e.学习应从周边参与(peripheral participation)开始,教师应善用故事、游戏或实做等方式,让学生进入文化脉络中,通过对话以及参与活动产生有意义的学习。落实情境学习理念最佳的途径就是通过「认知学徒制」,经由在社会情境脉络的观察、专家的示范、教导与支持的涵化过程,最后学习者能建立知识的信念系统。学习应该从周边参与开始,让学生进入文化脉络中,观察专家的表现,通过对话、模仿,以及实际参与的历程,从生手变成专家。

f.教学是一个知识沟通的过程,善用教育科技可丰富知识表徵,扩展学习深度。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提供虚拟情境以缩短心智表征与实际现象间的差距;凭借动画、声光的设计,激发并且将单向的沟通管道改进为双向的互动方式。

l 由于高龄学习者具有以下特性,情境学习理论亦适用于乐龄学习方面:

A. 高龄者具有丰富而多样的经验背景,是互相学习的绝佳资源。

B. 高龄者对于实用的内容较感兴趣,喜欢所学的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而不喜欢原理的死记或反覆覆述,同时也喜欢沟通的教学,注重启发,相互研讨的学习方式。

C. 对于可立即运用于生活情境并解决问题的学习内容有所偏好。因此,情境学习理论的的运用有助于乐龄学习的推展。

广告位
即刻开始,免费体验 EduSoho 强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