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应该想如何帮助学生,让他们学到对将来工作、生活有用的技能、知识、概念,
该如何给予正确的刺激,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学习,就是行为取向学习理论的研究目标。
谈到行为取向的理论最有名的不外乎Павлов的古典制约、Skinner的操作制约。
好老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技能给学生,了解对该名学生而言的增强物,给予其增强效果加强你希望让他表现的,
改变他的态度、习惯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上自我增强,对于日后面对生涯问题也可以自我调适解决。
而对于惩罚,必须要注意到如果实施惩罚行为后,表面看来不愉快的后果并无减少行为出现频率,
就有可能并非惩罚物。像是有些学生喜欢被老师责骂来获得老师注意,并可能利用此来提升他们在同侪之间的地位等,
所以在利用惩罚物来制约学生时,必须经过验证,以上情况可以利用撤离型惩罚来反映代价,
利用暂停法剥夺违规学生想被他人注意的增强物。或者可以继续忽视他为了吸引注意的不适当行为,
行为无法被增强的话,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消弱了。
社会学习理论也是行为取向理论中发展出来的,Bandura在他的理论中提出学习不必一定得由自己行为后果塑造而成,
学习还有楷模学习与替代学习,我们可以藉由模仿成功者的行为来获得成功,
也可以藉由先人尝试过的失败经验来获得学习成效,也就是身教的概念,要成为好老师在老师自己也必须以身作则,
就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学习中了解老师成功的因素,而以身作则不仅仅是行为,甚至是态度,
我认为在学习成长的环境下,技术不是最大的重点,重点在于学习的态度,可以决定当下的学习成果,日后学习是否能持续。
在二十一世纪资讯膨胀的环境下,学习不能只靠学校老师的传授了,更多的是自我学习(self-reliance)的概念,
现在我们的学生更要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监控自我的行为,并增强自己的成就,也就是要能够自我激励,
在未来工作上能够自我规划时间,给予自己奖赏酬劳,提升自我效能信念,将会是影响成就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