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Stager,Logo与Web2.0》的下篇,请继续阅读!
- 很少有人以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为教育者编写Web2.0工具使用教材。Will Richardson的书是超级棒的资源,有助于我们理解可读/可写网络,但他并没有提供激动人心的项目理念。
除非教育者需要自己专用的书,比如用大字体写等等,否则这个说法从实践上看是错误的。如何使用Web2.0的资料已经汗牛充栋。
不过,关于如何使用Web2.0来加强纪律,迫使学生(和老师)遵守课程,增加标准化考试分数或者任何教育即产业之类的活动,资料并不多。说到Richardson未能提供激动人心的项目理念,那是因为他提供的内容需要在“学校”限制中运做。
上周末,我自学了如何制作个性化Google地图,与众人分享我的讲义笔记,很快给自己找到MP3文件等等。并不需要有人专门为教师写点什么告诉他们,比如说,如何让学生为生物项目创建自己定制的Google地图,对不对?或者,让学生自己想到这些问题。
我们期望人们自己寻找方法,而不是听别人说该做什么。在传统学校思维里,老师和学生遵循手册或指南。在新学校思维里,他们自己撰写。
- 无论Web2.0工具有多酷、多强大、多具有革命性,它们本身并没有多少值得思考的东西,更没有明确表示它们的设计目的是改变学习环境。
我觉得我的RSS阅读器和博客就一个是值得思考的好对象。它们并不只关注教育,那不是它们的唯一功能,这一事实是优势,而不是弱点。
至于“明确的说法”,欢迎Stager阅读我2004年的教育博客一文,然后再来找我。
更严肃的是,这个观点再次击中了一些上述观点。应该有专门的教育应用软件的观点。所有问题都应该在指南里说清楚的观点。影响力应该局限于学校环境的观点。这些观点都不对。事实正好相反。
- 强调信息会强化被动的教学实践,不管这样做是有意还是无意。
这只不过是关于Web2.0的错误说法。
Web2.0创造而不是消费。你可以看到很多人都以各种方式来表达此观点。
至于Stager的观点,我能给出的最仁慈的解释是,由于Web2.0是以电脑为基础的媒体,它必须只能涉及信息处理。
不过事实上,当你生产而不仅是分享或消费信息,你必须站起来,从电脑屏幕前走开。
这是Web2.0和它们之前众多学习方法的关键区别之一。
想想做相册或视频时需要什么。你必须进入社区,和人们交谈,给自己找个位置来观察,与环境互动等。然后你必须处理该经验,通过创建博客日志、视频或其他东西来反映。
在Web2.0环境中不能被动学习。自动翻页器的设计,正如教室一样,本质上仍然是1.0。
- 虽然Skype、Google Earth和Second Life也许真的是强大或有创新意义的软件程序,但老师并不需要它们。使用它们基本无助于挑战常规的课堂练习。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也只不过是强化现有的课程。
相关消息表明,给火车插上翅膀并不会让它们更快更准时地达到车站。
有些教育者关注Web2.0能够带到教室的变化,我要再次强调,从事该领域工作的大多数人都认为Web2.0的最大好处都体现在教室以外。
(还应指出Skype, Google Earth或Second Life严格讲都不是Web2.0——不过我想可以先把这些细枝末节放到一边。)
Web2.0应用可能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学应用程序。但是它们进行了学习革命。
- Web2.0需要随处都能快速接入网络。大多数学校已经证明它们无法信任老师和学生的在线活动,其结果就是在老师为教学目的而使用网络时,为他们制造愚蠢的障碍。
大概如此。八九不离十。
不过我想指出,与低效的1.0处理器相比,许多Web 2.0应用程序需要较低带宽。以YouTube视频为例,在非洲,在iBurst技术上运转良好 (我测试过),而20兆字节的电影却无法播放。AJAX应用程序只需要小的状态更新,而非整个页面上传。许多应用程序比如Zoho和Google阅读器的 设计目的既适合在线使用,也适合离线使用。短信和即时消息都已优化,提高了小型突发传输的效率。
这是Web2.0最伟大的地方之一。一个伟大的平等主义工具。象Slideshare,博客,YouTube,还有其他工具都已表明每个人都可以生产和消费多媒体,而不是在有限内容中选择。这才是网络接入的本意。
学校可能会阻止进入Skype,网络日志,Facebook等等——但这样做只能让它们更不相干。他们当然——尽管付出了巨大努力——没能阻止学生。
- 按照定义,Web2.0是暂时的(等着Web3.0的到来吧),新工具随时出现。结果,老师们找不到理由投入大量时间去掌握一项明天就被淘汰的技术。对众多热心者而言,收集工具和使用工具同样重要。
幸运的是,Web2.0的原则之一是工具需要大量去使用和掌握。
厚厚的软件说明书和使用指南是1.0世界的遗产。人们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学会一种工具。
其他学习也是如此。停下手头正在忙的事情而专门来“学习某样东西”这个概念完全是旧学校的思维。
至于“收集工具”——那更象传送带。前面收集新工具,后面就把旧工具抛弃。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上次打开微软WORD时,得到“软件个性化”的对话框。
- 时代变了。几乎没有美国人再去抗议任何事,不论是伊拉克战争还是公民自由的腐蚀。教育者们甚至不再对抗那些阉 割互联网的过度限制并且反生产的网络政策。ISTE(国际教育技术协会)有没有向议会提出问题?NEA(全国教育协会)是否把这当作工作环境问题来看待? 没有,人们无心添乱。我们变得被动而驯服,而这正是学校对学生的期望。
这个评论超越了Web2.0的领域(更何况,难以置信地以文化为中心),不过……
正如我上文所说,人们几乎放弃了尝试改革现有机制。我们看到有很多人尝试。遇到新老板……原来和与旧老板一样。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对抗限制。学校网络被封锁?用你的iPhone。政策过分限制?压根别理它。我说——他们能怎么样,把你从两万五千加元的职位上开除?船都要从瀑布上掉下去了,还何必摇晃它?
人们不仅辞退了传统教育,还辞退了传统商业和传统政府。他们自己做决定而不是摇动声称为他们决策的机构。
- 我知道我会因本文而激怒很多人,但教育界的Web2.0社区缺乏实际社交行动(译注:指通过参加在线社区而导致的实际社交活动)的第一手经验,缺乏现有学校改革文献的知识。有如新工具的发现,我们觉得教育Web2.0的支持者到处寻找教育理论,然后把这些想法应用于新工具。
见仁见智。如果Stager想专注于Warlick, Utecht和Richardson,那是他的特权。
说到我自己,我想我的活动家信任状还相当稳定。
不过那不关事。如果我是对的,不论我的信任状如何,我都是对的。如果我是正确的,不论我是否了解学校改革文献,我都是正确的。
我上学时,我们把这种争论称为人身攻击。简直对不起书写的那张纸。不过我要说(如果我还能心平气和地说出来),人身攻击是旧学校教学和推理的主要支柱,我不知道要是没有人身攻击,旧学校将何去何从。
- 使用Skype,第二人生,Scratch和Google Earth,这背后的统一教育理论是什么?
是这些:电子学习 2.0(中文版), 连接主义, 连接的知识, 学习网络(翻译中)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