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跟谁学颇为不顺,刷单事件被多家媒体曝光。
源头是某教育公司老板在朋友圈晒出截图,曝料跟谁学要求入驻机构刷单。从截图中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某商家被“跟谁学”要求刷单,刷钱最多的十二个机构可以获得跟谁学平台推荐。
在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是惊呆了。倒不是惊讶刷单,惊讶的是这也算新闻,哪个平台不刷单啊!
刷单事件
刷单这事情在电商行业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甚至有专门的公司来承接刷单业务。每次刷单像任务一样,包括跟旺旺聊天、截图,甚至还对在商品页面停留时间有要求,整个就是一个标准化流水线,非常的专业。
在创立跟谁学的时候,陈向东老师就表示:“跟谁学其实是O2O找好老师学习服务的电商平台”。既然是电商平台,那不刷单还是电商么?
除了电商,O2O平台刷单也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都是一样的玩儿法。只是大家都没说破,心照不宣地保守这个公开的秘密。突然爆出刷单这件事,不得不联想到跟谁学的处境:前有传统家教平台的抵制,后有.等产品的紧追,还要面临请他教、轻轻家教们的竞争。为什么会踢爆刷单这个消息,我想大家一定有自己的看法。
电商平台刷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增加交易额“人气”,这从侧面看出平台缺少买家。跟谁学号称有超过15万老师入驻,但是要让老师、机构真正获得利益,需要更多生源。正因如此,跟谁学用1.6亿助学金来促销,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更多的学生。
这很自然地就想到了当初团购行业的百团大战。一面拉拢商家入驻平台,一面通过低价吸引消费者。玩法大同小异,但是教育O2O并没有那么多平台,因为教育O2O门槛比较高,资源很集中。即便平台不多,刷单情况依然严重,这只能说明平台确实很缺生源。养不活老师,平台就活不下去。
有人觉得刷单是为了获得资本青睐,我只能说这个想法too young too simple。投资人可不是傻瓜,这要能骗到投资人,那钱也太好骗了。
危机公关
跟谁学就刷单这件事作出了一个正面的回应。
大意是跟谁学一直在与刷单和作弊行为做斗争。回应中非常聪明地把刷单和作弊的概念模糊掉,然后再说跟谁学是怎么和作弊做斗争的。
跟谁学确实在跟作弊作斗争,刷单也确实是作弊的一种,但是这个作弊和刷单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是机构刷单,为的是增加平台人气;而作弊是为了套取跟谁学发的红包。两者一个是有益跟谁学的作弊,一个是不利跟谁学的作弊,当然不同。
回到这次危机公关,首先值得赞赏的是跟谁学正面回应了这件事。一定不能等这件事情被人抛到脑后再出来推广,这样也许成功地处理了刷单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但在跟谁学的整体战略上却是失败的。刚刚拿到5000万美元投资,正准备大展拳脚,突然消失在公众视线里一段时间,这绝对不行!
既然要回应,一定不能反驳,驳斥是愚蠢的行为,如果再被打脸就真是深陷泥潭了。想来这件事被爆出,背后一定有推手,而刷单又是事实,所以这些躲在暗地里的人肯定有其他后手,跟谁学稍不注意很容易落入陷阱。
正面回应是个非常正确的决定,而怎么正面回应则是有技术含量的事情。首先得承认确实是刷单了,同时还要想方设法为自己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跟谁学的办法是模糊刷单和作弊,然后把自己如何对抗作弊的事迹告诉大家。能在短时间内作出这样的回应,虽然不出彩,但也是很难能可贵的,跟谁学有一个很不错的公关团队。
瑕不掩瑜
虽然“6.16”前一天曝出了刷单事件,但是本次“学习狂欢节”的表现也是不俗。
据跟谁学公布的交易数据显示,从16日00:00开启至24:00结束,本次学习狂欢节共推出了近900个品类、数万门课程,总交易量为5832万元。
跟谁学想要把“616学习狂欢节”打造成教育领域的“双十一”,那我们来看看.双十一的一组数据。
2009年有27个品牌参与,销售额5000多万;
2010年有711家店铺参与,销售额9.36亿元;
2011年有2200家店铺参与,天猫销售额33.6亿,.和天猫共52亿;
2012年有1万家店铺参与,天猫和.的支付宝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
2013年有超过2万商家参与,.总销售额350.18亿元;
而到了2014年,.全天销售额已经达到了571.12亿。
第一届“616学习狂欢节”已经取得了不输第一届“双十一”的战绩,未来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不过也要注意,跟谁学有这个成绩一定程度得感谢阿里巴巴已经通过电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616学习狂欢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首战就获得如此成绩。
个人认为“616学习狂欢节”很难复制双十一这样的爆发式增长。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时机,09年到现在,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商、互联网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无法取代的工具,反观教育O2O才刚刚起步,借东风可以,但是复制电商恐怕没那么容易;第二是产品性质,教育产品也非常丰富,但对人们来说需求有限,在供、需上很难和.相比。
以上为EduSoho直播节目《E周在线教育》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