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教育研究者提出「师生互动」一词的意义,其中Dalton教授提出的定义是针对课堂中师生互动所提出,他认为所谓的「师生互动」是指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口语与非口语的方式进行沟通互动,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环境因素的相互结合下,在学生的知觉领域中产生了刺激的讯息符号,学生依据个人的体会与既有的经验,主观诠释教师的教学行为所蕴涵的主要意义,并据以决定个人应有的行为反应。
学生出现反应行为之后,教师也知觉到此一符号刺激,同样凭著个人的主观意象 选择性地收纳、编译与解释学生所发出的讯息符号,准备执行下一个教学行为,如此形成一种周 而復始的互动循环,称之为师生间的教学互动。
Roberson(1988)认为,「问」与「答」是课堂师生互动的过程,经由问答互动产生沟通的連结,师生相互沟通后最终的产物即是「学习」。既然学习是教室互动过程中所极求的终极目标,那 么「问」与「答」将是教室活动中最显著的部份。师生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所各自扮演的角色格外 受到重视,教师的问题对于师生互动与学生的学习表现将发挥极大的影响力。互动与脉络息息相 关,师生的沟通互动将随著个人与情境的交替变化产生不同的诠释结果,所以沟通符号的真实意 义必须在特别的社群与特定的脉络中建构而出。
师生互动的历程具有以下几项特点:
(1)是一种动态、連续流通的过程,师生双方必须同时扮演「收讯者」及「发讯者」的角色,纯粹扮演讯息接收者或讯息回馈者皆不构 成所谓的互动关系;
(2)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必须藉助语言、文字、行为、态度或肢体语言等有效媒介进行沟通;
(3)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内容包含认知、情感、态度与行为等层面;
(4)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结果可达到某种程度的预期效果;
(5)讯息接收者将预期效果做正确而系统化的回馈之后,有助于师生间建立良性的循环沟通。
综合言之,教学是人际影响的历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师生互动是一种不断解释彼此反应、相互界定当时情境、产生碰撞与调整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沟通符 号的作用,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牵引与改变,持续循环以达成知识学习的目的。
有关课堂师生语言互动的研究,最具代表者为 Brophy 和 Good(1969)「师生双方互动系统」( Teacher-child dyadic interaction system )与 Flander(s 1974)「互动分类系统」( 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Category System)。
Flanders(1974)将教室中的对话分为「教师谈话」、「学生谈话」、「沉默」三大类,其中教师谈话又可细分为「接受感觉」、「称赞或鼓励」、「接受或采纳学生的看法」、「发问」、「讲解」、「给予指示」、「批评或显示权威」等七种类型;学生谈话则有「回答」与「主动发言」二类。Brophy 和 Good(1969)则将教室中的口语互动分为「全班性的回应机会」、「学生引发的个别接触」、「教师引发的个别接触」,每一个师生交互作用的主要类别称之为「行为的交互作用」(behavioral interaction),行为的交互作用共有八种类别,分别是「批评」、「警告」、「赞赏」、「学生发动的工作接触」、「学生发动的程序接触」、「教师提出的工作接触」、「教师提出的程序接触」、「教师发动的反应机会」等。
国内外课堂师生互动研究发展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言谈分析在研究内容上占有极大的篇幅比例,言谈之所以引起研究的热潮,乃因教室的言谈被视为学习过程中主要核心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