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篇)
四,在教学社群方面:
即使在数位科技普遍的现在,教学者还是得花不少时间准备教材、熟悉使用工具、教导学习者使用工具并理解教学内容,教学型态仍高度依赖个别的教学经验,成立或参与社群变成不是教学过程的必要工具,因此社群难以成形。
相较之下,地域性社群比较可能存在,因为教学者可以通过社群获得线上与线下的资源,也不必付出过多的心力,如学校内或县市内的Line社群。
五,在学习方式方面:
着重个体知识及低阶目标的建构,较易于只聚焦在教学者所提供教材的理解之上,对于相关知识较缺乏整体性了解的动机与归纳能力。另外,学习成果是架构在统一评价的要求之上,容易引导学习者跟随或直接复制某单一的学习方法,有同质性过高之虞,而个人的兴趣则成为学习方式差异的关键因素。
六,在教学方式方面:
重视资源设计,重视讲解;再怎么新颖的教学科技工具,若没有相应的教案计画与实作,其实意义不大,但我们也容易发现不少教学者对于新科技的采用是有障碍,甚至是抗拒的,或者是教学科目比较偏单向的讲解,如此,数位化反成为负担而非助力。
另,教学者评价学习结果大多基于学习者学习行为的最后产出,但也会辅以学习行为的观察。
智慧学习环境的推动,在于以目前远程教育环境所累积的为基础,进而实现能感知学习情境、识别学习者特徵、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智慧学习环境是一般远程教育环境的进阶呈现,也是迈向更优质学习的必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