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资讯

在线教育行业研究 — 思考 | 在线教育市场是否过热

2015-12-10 11:08:13

       自2013年开始,在线教育项目数量已超过3000个,大量的资金正在注入在线教育领域。不少互联网企业进军在线教育市场,试图凭借自身优势抢占市场,但与此对应的传统教育机构却对在线教育不太感冒。到底是在线教育市场过热,还是传统教育机构反应过慢?


       根据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共同发布的《2015中国教育科技现状蓝皮书》显示,从2013年开始,教育科技领域创业企业数量平均以每年50%左右的增速出现,截至2015年9月,在线教育项目的数量已超过3000个。


       大量的资金正在注入在线教育领域。2014年在线教育总融资额为7.8亿美元,截至2015年11月份,在线教育总融资额为15.78亿美元。


       不少互联网企业进军在线教育市场,试图利用自身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优势抢占市场,尽管其并无多少有竞争力的教育教学资源。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不少传统的教育培训企业,对在线教育却“不太感冒”,布局不深。


       到底是在线教育市场过热,还是传统教育培训企业反应过慢?


       在线教育,一根网线,一端是老师,另一端是学生;一端是产品,另一端是市场。
一般来说,教育培训企业相当一部分高管也是教师出身,他们清楚地知道,教育培训企业最大的资源不是有多少教室,有多少报名点,甚至有多少学生,而是有多少优秀教师,线下如此,线上亦然。而这,也是传统教育培训企业对于在线教育投入力度不大的重要原因。


       在线下,教师在不同教室里,讲的内容其实相差不大,备一次课可以讲很多次,但每一次授课都能获得收益。而到了线上,老师的一次授课可以被在线教育公司多次使用,甚至于被其它教师“借鉴”,教师的实际收益就不增反降了。


       优秀教师通常是不同教育培训企业争抢的对象。双方的关系与其说是雇佣,不如说是合作。教师提供教学资源,辅导机构提供教育地点和持续生源,教师的薪酬更像是分成。即便在线教育做大了“蛋糕”,如果教师发现自己的“蛋糕”减少了,还会乐意保持这种合作关系么?


       那么,在线教育真的能做大“蛋糕”么?教育培训企业的“蛋糕”,是学生。参加同一类型考试的学生数量,往往是额定的,每年的考试次数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就好比英语四六级培训市场只针对英语四六级没通过的大学生一样。教育市场的规模,并不会因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发生太大改变,倒是与招生考试政策紧密相关,后者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做大在线教育“蛋糕”,就意味着要冲击自己现有的线下市场份额,而线下市场,无论是教室承租、生源延揽、教师培养,都已投入很大的前期成本。


       教育培训企业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但目标消费群体却是为学生们花费买单的家长。对于学生而言,特别是忙于复习考试的学生,有多少机会上网呢?恐怕家里的电脑早就被家长“严密监控”了。如果为孩子购买了在线教育,家长又怎能放心孩子上网完全是在学习,而不会被网上“花花世界”所诱惑去做其它事情呢?


     “教育+互联网”,如果仅仅是把线下的课程录像搬到网上让学生看,然后收费,那么如此创新对企业并无太多实用价值。如果仅是简单地做了一个APP就去谈融资,对名师和潜在生源的吸引力有多少,盈利模式又在哪里?


        互联网对于教育培训行业的作用,不应当过多集中于教育培训产品的生产和使用阶段,而应当作用于配套服务和品牌推广阶段。比如,在线报名支付学费、精品课程网上展示、家长互动服务平台等。


       事实上,有一类培训其实是适合线上开展的,那就是企业培训。大型企业往往有固定的培训开支,员工快速适应不同岗位也有助于企业发展,这对于培训机构而言,是持续性的市场需求。


        但是,把企业员工召集到一起,请人讲座、领导训话或者开“神仙会”的培训方式,会越来越被成功企业所舍弃。因为,这样培训对不同细分岗位的针对性不强,且占用工作时间,参加这种培训的员工越多,公司实际浪费的工时也就越多。企业从外部购买在线培训服务,让员工利用自己适宜时间在线学习,而培训机构针对同一工种开发的在线课程,可以提供给行业内的不同企业。


        消费市场反应而非资本市场反应,是检验一个行业是否过热的重要标准。而如果企业和投资人都不能理性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考虑市场机遇背后的潜在风险,那么,一旦消费市场反应不佳,投资人想顺利抽身离场,也非易事。

广告位
即刻开始,免费体验 EduSoho 强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