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线教育,除了很多普遍的产品指标之外,很多教育课程的做法都是按照传统课程的做法来做: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并且会去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个做法在线下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在线教育,我陷入思考:“为什么非要追求学习效果呢?”
约翰.杜威说过,课程内容是学习过程中最不重要的东西。换句话说,一个人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学习方法。就像你无法从各种各样的建议中找到改善教育制度的方法一样,你也无法从这些建议中获得改善在线教育产品的方法,有可能你按照这种思路去设计产品,直接会宣告你的死亡。
我最近在看《娱乐至死》这本书,里面提到电视教学的一些看法和简介,书中的理论在今天互联网时代依然是具有指导意义和适用价值。其中有一个观点,只有当教育成为一种娱乐时,学习才最有效最持久最真实,由此也应运而生了一个教育名词“游戏化教学”。
说到“游戏化教学”,就简单概括游戏的好处。游戏能向孩子提供的是:公平、及时反馈、团队期望、价值感、成就感,在这个体系里这些都能得到某种程度上的实现。基于上述优点,有许多相关从业者开始在学习内容中加入一些游戏的元素,其实就是一个固定的套路:教育游戏=游戏+知识点,教育游戏就是挑一个游戏形式,把知识点融进去就行了,能融合最好,融不进去就采用游戏+习题的方式,以此希望达到“游戏化教学”的目的,做到“寓教于乐”。
从出发点上来说,是没有错的。但实际上,这类做法忽略一个重要的事实:在教育中加入游戏的元素,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也可以说成是欲望。而学习动机维持的关键不是内容(许多学习内容本身就是很枯燥的),而是期望,是我们常说的人际互动。而且这个系统需要的是时时维护与调整,不断对制度作出一点一点小小的修改,以维持公平与激励性,这些怕不是做成个软件就可以一劳永逸的。
而且在K12领域中想要实施”游戏化教学“,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也是我们不得不着重考虑的:教学目的和家长。
作为K12,所有的教学都为“提分”和“升学”服务,短期内这个现状是无法改变的。如果所谓的“游戏化教学”无法和这两个目的之间有效挂钩,那么作为家长,由于他们本身缺少对于游戏的辨别能力,也就意味着家长需要花成本(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包括孩子的时间成本)去接受的游戏化教学方式。如果没有起到效果,那么家长就会有强烈的抵触,也就会导致整个教学无法推动下去。
这个就是现状,而且一旦效果上有折扣,对于家长来说是不可以接受的。在面对孩子的升学压力下,家长是很容易将学习成绩的下降归结到日常认知中属于”妖魔“的游戏的。这种状况下,想要很好的去推动”游戏化教学“的更新和升级就更加无从谈起了。
K12的特殊性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游戏化教学“的成功概率,或许有朝一日,”游戏化教学“会成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方式,也不会有人去刻意强调游戏化,游戏成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来看,或许走错了方向。
请扫下面二维码关注“老魏说”公众号,阅读更多干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