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资讯

在线教育政策与法规 — 教育信息化近在咫尺

2015-03-19 09:53:02

著名经济学家汤敏曾有这样一个设想:如果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课程被大部分印度年轻人掌握了,10年后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印度年轻人都是哈佛或斯坦福毕业的。而我们的青年人才还是传统教育教出来的,我们怎么跟人家竞争?其实,这不应该属于汤敏一个人的焦虑,更值得中国教育界思考,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改革?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中国人的变革脚步一刻未曾停息。从企业到个人,从线上到线下。工作、生活、教育全部充斥信息化带给我们的颠覆。而其中,教育信息化因其推行难度大、推进深度不彻底一直成为争论的焦点。

要想实现信息化.的完美融合,首先要认清,所谓的“教育信息化”中,‘化’就是各行各业的重组和再造。一旦出现重组就涉及基本的人、力、才三方面的制衡,所以需要变革。3月17日,在“新技术·新教育”在线教育圆桌沙龙上,杨宗凯与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副校长杨琴,对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最重要的三个条件。

 

条件一基础工程要落实

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指出,我们今天讨论的新技术、新教育,必须放在整个人类教育历史长河中,才能看得清楚位置、地位、价值。“从人类的教育发展历史来看,实际上现在是第三个阶段,我把它称为第三次教育革命。第一次教育革命是从原始社会走向个别化的农工教育”。第二次教育革命是从个别化的农耕教育走向大工业生产的教育,在这个阶段里有现在经常提到的规模化、批量化生产,以及可以大批地复制培养人才,也就是拷贝模式。这种教育模式适应当时社会发展,而今天整个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有的说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有说工业4.0时代,但是可以判断的是,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由一种规模化的班级社会制为基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向全新社会的转变。这就是未来要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新经济、新技术。 

在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影响下,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更具个性化、差异化。要实现个性化人才的选拔,人才培养模式是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国家部署。教育部在2012年3月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启动了“三通两平台”建设、数字资源覆盖6万多个农村教学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计划。

第二、企业行动。越来越多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开始展示出领先世界的姿态,信息化初创期,我们在搭建基本网络、组建信息基本模式方面没有优势,但人类知识是可以分享的,当基本模块已经创造出来后,谁能第一个敢于用、有效地用,那你所获得的利益将远远大于开拓者。

从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发展层面看,西方发达国家远远比中国或是印度这些后发国家提早了将近半个世纪。但有意思的是,现在,技术发展更快的反而是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国家。

“这或许也是教育的后发优势。”周洪宇补充说,“不管你准备好了还是没有准备好,早顺应、早受益,这对中国教育来讲是难得的机会,要紧紧抓住。”

 

条件二教师理念要调整

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地配发设备,开发资源,而是要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来促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而变革的践行者,正是教师本身。

然而,当刘畅在三四线城市的中小学走访时发现,目前校园建设中的硬件水平提高很快,即便是贫困山区里的小学教室里,电脑有了,互联网也通了。但问题在于,“老师和学生没有办法把设备用得更好”。

已经有不少学者对此表示忧虑。.教授蒋东兴表示:“(很多地方)是错误理解了人人通,以为只要搭建一个平台给每个师生开设一个账号就认为达标了。”在实践中,甚至对什么是网络学习空间,如何评判优秀的网络学习空间,各地还存在着大量的疑问。

其实,这次信息化革命实际上最重要的是重新界定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老师。”王强认为,最聪明的老师应该是能够迅速调动全世界最优质资源来使用的导师,任何一个想成为未来老师的人,一定要让教师这两个字向导师靠拢,引导学生思考个性化创造。

 

条件三民营企业要介入

民营企业要想追求价值最大化,就会让时间、财力效益最大化,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就得不断去听用户的声音。正是因为新的课程大纲让中国家长,尤其是小学家长放心地让孩子进行素质教育,企业才能够走进市场,满足中国教育的要求。

而新兴的“协同创新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创新模式是“UGBS模式”,其中,U是大学和研究机构,G是政府,B是企业,S是学校,一定要建立协同方式来推动,一股力量推动不了。

周洪宇相信,只要政府在政策上引导到位、支持到位,企业又非常努力地进行对接,就可以用新技术来填补这个鸿沟。中国人口众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巨大,也会促进企业在教育信息化平台搭建上产生更多创新。

即刻开始,免费体验

EduSoho 强大功能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