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里,有时候会用到一些加分奖励机制。有些老师觉得这些增强机制并不完善,不适合使用在课堂之中。我认为不是不能用,而是怎么用。对于因为挫折而产生习得的无助感的学生,一开始使用外在动机去推动他,是很好的切入点,但重点在于之后如何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转化为内在动机,或是直接燃起学生的内在动机。
如何让大象动起来?
有一次在宜兰分享个人化学习,均一教育平台的夥伴芳婷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加分、鸡排、饮料、奖励等增强机制,到后来效果会变差呢?这个问题说来话长。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一天,马戏团正在演出,一头巨大的大象,被一条细细的绳子拴在小木桩上,正温驯的用大鼻子吃草,而广大的森林就在离它不远的地方。
人们问马戏团的团长,大象喜欢马戏团的表演工作吗?团长回答,大象做梦都想回到丛林。那牠为什么不跑呢?牠的力气那么大,真要跑,谁也拦不住。
团长用手指了指大象,说:「看到那条绳子了吗?大象被拴着呢!」围观的人们笑了起来,说:「这条小小的绳子,怎么可能拴得住大象呢?」
团长说:「你们说的没错。但大象永远不会去挣脱那条绳子。」所有人都露出疑惑的表情。团长接着解释:「这条普通的绳子,从牠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绑着牠了,小象无数次想挣脱绳子,都失败了。久而久之,牠知道自己的努力只是白费工夫,就不再做这种无用的努力了。」
鸡排错了吗?
如何让大象动起来?
在研习的场合,我常常问老师这个问题,而老师们的答案五花八门……
「拿一盆香喷喷的食物去吸引大象。」
「直接把绳子解开,带着大象走。」
「如果这是一头公象,就牵一头母象来吸引牠。」
我再反问老师:「你会跟大象讲道理吗?」
对于没有动机的大象(学生),讲道理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先用外在动机吸引他,之后再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那么,该如何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呢?
一开始,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以饮料和鸡排这样的增强物来提升学习兴趣。但很快的,「单纯」的鸡排和饮料,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学生开始「客诉」,有的嫌鸡排冷掉了,有的嫌饮料不够冰。我一方面因为好强,不想一下子就被学生打趴;另一方面也很好奇,这样的做法究竟有没有效,于是我挖了一个大坑给自己,跟学生说了一句可能会让我自己会后悔的话――「随时随地,只要你想吃,老师都买给你!」
这句话让我从此疲于奔命,有的学生说:「明天下午3点整,我要一块热腾腾的鸡排。」有的学生说:「明天午餐的时候,我要一杯装半杯冰块的冰红茶。」为了这些「客制化」的服务,我成了「外送小弟」……
这一趟折腾下来,我有几个观察和收获,加上阅读了脑科学相关书籍,有一些大脑机制或许可以用来解释这些现象。我大致有三个发现:
- 学生会为了奖励而读书,相反的,没有奖励就不读书了。
- 外在动机要维持下去,奖励就会愈给愈大。
- 外在动机增强物有可能转化成内在动机。
这次有两个鸡排吗?
外在动机要维持下去,奖励会愈给愈大。在实施鸡排饮料初期,因为能在校内吃鸡排喝饮料是很难得的体验,马上收到很大的效果。但是过了一阵子,随着发生的次数愈来愈多,学生开始习以为常后,效果就明显变弱。
接着学生开始提出各种「客制化」条件,包括要热腾腾的鸡排、要在午餐后喝到还没退冰的饮料、要在第八节上课时吃鸡排等,这些客制化条件都在提升增强物的「效果」。
后来我才知道,这其实是一种「习惯化」的现象。
坎德尔在2000年以海蛞蝓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医奖,揭开了记忆在分子层次上的运作。他提出了「敏感化」和「习惯化」两个历程。
一般状况下,如果海蛞蝓的尾巴被碰触到,牠们会把身体「吸管」的部分缩回来,这个凸起物是用来排泄废物或过多的水分。
但是坎德尔发现,当这个刺激是很痛的,例如电击,这种反射动作就变得更敏感。换句话说,在被电击过之后,海蛞蝓下次被碰触时会更快速的把吸管收回来,即使当时的刺激比较轻微而且不会疼痛。坎德尔将这个历程称作「敏感化」。
而相对于敏感化的另一个历程则是「习惯化」。敏感化是夸大讯号,习惯化则是削弱讯号。
坎德尔也用海蛞蝓展示习惯化,他在海蛞蝓身上施加一个小小的、不会引起痛觉的碰触,一开始牠还是会把吸管缩回体内,但是重复几次之后,海蛞蝓像是了解到这个刺激没有危险,于是再碰牠,吸管也不会缩回了。牠对这样的刺激产生了耐受性。所以我们可以说「习惯化」是一个历程,它让新奇的刺激变成旧刺激,让不熟悉的东西变得平常。
坎德尔有关「习惯化」的发现,可以用来解释为何学生对鸡排和饮料逐渐不再感到新奇,也提醒我们,以增强物做为外在动机时,这个刺激是有期限的,一旦发生习惯化,这个增强物的效益就会迅速消退。
哥吃的不是鸡排
外在动机增强物有可能转化成内在动机。这是我在鸡排饮料时期最大的收获。
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学生习惯鸡排饮料的刺激后,开始提出一些「客制化」要求,其中,「要在第八节上课时吃鸡排」这个要求让我觉得特别有趣。
有一天,班上某一位同学表现得特别好,于是我答应了他的要求,让他在第八节上课时吃鸡排。这一吃不得了,试想一下:冬天天气冷,学生饿得特别快,到了第八节已经是饥肠辘辘,外面天色又渐渐暗了下来。在这样的时刻,全班只有他一个人能吃热腾腾的鸡排,他吃的真的是「鸡排」吗?
「哥吃的,不是鸡排。」
「哥吃的,是同学羡慕的眼光。」
这个体悟让我想起大学时学过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如果依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鸡排饮料可能是「生理需求」,而一旦学生在所有同学羡慕的眼神下,吃下这块鸡排,这块鸡排瞬间就满足了「自尊需求」,非但大大提升了增强物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距离我希望学生追求的「知的需求」只差一级了。
我彷佛隐隐约约看到了一个机会,让我可以藉由增强物提升外在动机,一路引导学生走到内在动机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