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背景
由国家教育部主导、全国高等院校广泛参与的精品课程建设,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作为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一部分,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精品课程量多面广,吸引了众多教师和学生的关注,为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及优质资源共享做出了贡献。但是,精品课程在建设中也逐渐显现出了课程资源不丰富、课程共享性不强、网站开发更新不足、师生交互性不够等问题。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提出将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精品课程的继承和发展,是在原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重点的全国通用公共基础课程,其资源建设和共享的需求甚为迫切。在总结前期精品课程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建设大学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对于巩固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MOOC的比较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MOOC的建设目标是相似的,都是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建设具有完善教学环节的在线课程,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与创新,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但两者在以下四个方面有着一些差异。
1.教学资源
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大量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MOOC是一个国际性的教育平台,国内外众多知名大学的加入,使得它吸收了不同国家、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课程,课程内容覆盖了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科学的众多学科。MOOC打破了学校的“围墙”,甚至是国家的“围墙”,让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学习者提供给一个更为丰富和便捷的知识仓库。
2.教学规模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开放。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近几年注册使用精品课程的人数在不断上升,但相对于全国高校师生总数而言,使用人数相当少,社会学习者注册和使用率就更低了。
而MOOC以其大规模著称,如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吸引了来自全球的16万名学生注册学习。MOOC还具有开放性强和组织灵活的特点,它的授课对象非常广泛,从学生到工人、农民、公司职员或退休人员,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参与到MOOC中,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时间来进行学习。
3.教学设计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采用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教与学相结合的模式。学习者经由课程导学系统进入各教学单元的学习,通过阅读电子教案或课件、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程学习,再通过作业系统进行练习,最后还可以通过考试系统进行自测。但是,很多课程的教学视频往往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况录像,时间较长,重点不突出,容易使学习者失去学习积极性。
MOOC与以往的网络公开课不同,不再仅仅是视频授课,而是实现了教学课程的全程参与。在MOOC这个平台上,学习者可以完成上课、做作业、分享观点、参加考试、获得分数、甚至是拿到证书的整个过程。MOOC中的视频一般只有10分钟左右,知识点更细化,既符合了学习者的最佳注意力时长,又能帮助学习者抓住学习重点。
4.互动交流与评价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互动交流模块或答疑模块,经常设在每个课程网站的首页,主要采用BBS在线问答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学习者在学习中有疑难,可以观看前人留下的讨论发言帖、也可以自己发帖提出问题,或是按网站提供的地址给教师发送电子邮件。但这些交流和答疑方式,存在提问和回答时间的延误,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进行畅通的沟通,不能及时解决学习者的疑难问题,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MOOC则提供了方便的交流平台,在每个视频的旁边都设有对应的讨论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在讨论区提出问题,与其他学习者一起讨论解决问题,或是得到授课教师或助教的解答。MOOC还结合运用机器判分和学习者互评的方式,对学习者的课程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课程最终考试进行评价,学习者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知识学习和掌握情况。
对于 MOOC 而言,平台和课程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平台问题可以选择入住,比如coursera、华文慕课、学堂在线等;平台搭建也可以选择EduSoho慕课等平台搭建服务商。而就内容而言,无论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还是MOOC课程,都是极为有利于我们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探索新的建设与使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