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曾提及几个在小学中推展STEM教育所面对的难题,文中结尾时谈到一所位于荃湾区的小学,该校有规划地逐步推展自己的校本STEM教育。最近,有幸与该校的副校长(计划的负责人)讨论有关STEM教育时,顺带详细了解当时推展的理念,以及数年后的今天最新的发展情况。
该校其实是一所「火柴盒」小学,学生主要是来自区内的家庭,父母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并重视及倚赖学校给予子女的教育,因此该校的理念是培养学生对资讯的掌握、语文的运用及专注阅读等各方面,并殷切培育学生与时并进,能学以致用,让不同能力、背景的学生得到更佳的培育。
当年特区政府积极推动STEM教育普及化时,该校的核心小组成员亦相信藉着STEM教育,能让学生在科学、科技及数学范畴内建立稳固的知识基础,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启发创意思维,装备他们面对未来社会,成为世界公民。
副校长表示当年该校与其他学校一样,都有不少疑问及顾虑,例如课时/节数、教师STEM的能力及教学内容等等言谈间,本人强烈感受到他们部署的精细、贴地。
当时该校将STEM课程的设计可分为三个层面:优化及整合现行的课程内容;设计STEM的主题学习课程;规划资优抽离式的STEM课程。
学校在电脑科上作出改革,定名为「科学创意科」,并加入编程、云端学习及3D 立体打印的元素。此外在设计STEM的主题学习课程方面,该校以「航空飞行」作主体,规划贯彻一至六年级的校本飞行课程,让学生认识空气力学与飞行滑翔的关系。学生以异质分组参与学习活动及比赛,课程设计的核心强调学生能「动手」体验,探究解难及自学创新。
除正规课程上推行STEM教育外,学校亦以课后抽离的形式推展STEM增润深化课程,鼓励STEM资优生在他们感兴趣的范畴上持续学习,扩展视野参加不同的比赛及展览。此外计划每年举办STEM科学科技体验日,让学生透过活动及比赛,展示他们在STEM学习的成果,并欣赏同侪的作品。
有了好的计划理念,但若在教学时数、人手调配、学校空间等各方面作出相应的配合,再好的理念也是徒然。
一小时STEM的活动试验计划
该校当然明白以上的难点,必须突破原有的上课时数及模式的限制,因此在计划推展前18个月,尝试安排四至六年级在星期四推行新的上课时间,核心课程在上午进行,午膳后试行新的上课模式︰一节作功课辅导节,然后进行一小时STEM的活动试验计划。
说在这里,大家可能会想到,每星期小四至小六的STEM活动内容如何设计及进行呢?学校会因应四至六年级常识科课程的需要而设计主题学习活动,并在不同学习活动中加入校本的多元智能要素,例如在「创意小厨师」活动中引入视觉艺术、语文、数学元素;在「智能车模型拼砌」活动中引入人际关系、语文及科技元素;在「飞行看世界」活动中引入语言、科技及科学元素等等,将相关的智能元素与科学、科技的知识连结紧扣起来,让STEM活动学习内容更全面,让学生更全人发展。学生以小组模式学习,除认识科学、科技知识外,在人际关系、品德价值上亦得到培育,更有效引发他们的潜能及创意。
完成18个月的试验计划后,经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得知,学校持分者均表示十分满意,家长及学生亦给予正面的回馈。
经过18个月的实践,该校已初步建构具校本特色的STEM课程,但学校期望不断的改进,与其他友校分享经验及在实践课程中,可持续优化校本STEM课程及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共通能力及计算思维能力。在前学年,该校正式将下午校本STEM教育上课新模式推展到各级。每天下午上课时段推行跨科活动,将校本多元智能的元素融入STEM主题中,让STEM活动的学习范畴更能整全。此外在该时段,学校亦提供空间给予学生完成核心家课,并进行学习支援补底拔尖工作,减轻家长及学生因家课构成的压力,为学生创造空间,鼓励自学,让他们能在校园中愉快地成长。
这学校能顺利地完成这项艰巨的活动计划,最大的功劳一定是一群对教学有热诚,对教育有抱负及对学生关爱的专业教师团队。试想想,将整日的核心课程,由全日时间变为上午完成,下午则加入功课辅导节及一小时的多元活动时段,为学生提供既得益又具意义的活动,在老师沉重的工作量确实是百上加斤。但副校长表示当计划在校务会议公布,欲徵询大家的意见时,意料不到的是老师一呼百应。然后各尽其职,绞尽脑汁,在课后时间不停开会、设计活动,目的只是为自己的学生着想。这种专业的精神,实是计划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总括而言,小学要推动STEM教育是一条漫漫长路,虽然已过了数个年头,学校仍然会遇到不同大小的问题、难关,也会存在许多顾虑及疑问,但坚信只要学校、家长及师生互相支持及支援,紧密协作,迎难而上,STEM 教育肯定可以培育出优秀的同学以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