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arning是什么?elearning有哪些功能?自从互联网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尝试研究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帮助人们学习,于是新兴的elearning领域应运而生。回顾近十年来我国elearning的发展和应用,在教育界和企业界都很难找到elearning应用的成功范例,这是不争的事实。几乎每年,电子学习都是在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下度过的。
然而,放眼国外,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情景:在教育的应用上,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各类学校不可或缺的教具;一批优秀网络大学的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在企业的应用中,elearning在企业所有培训方式中所占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美国,电子学习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培训市场。
这也是电子学习。为什么国内外有这么大的差别?在寻找真正原因之前,让我们先看两个小例子。一个在中国有影响力的对外汉语网络教学机构,在品牌、资源、课程等方面都是最好的。汉语学习也是一个市场热点,但他们很难吸引海外学习者,几乎面临“倒闭”的局面。另一个例子是一个地道的国内学习者,他选择了某网络教育机构的外语课程,参加学习后,他对网络学习赞不绝口,坦率地说,网络学习给他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这样的反差,国内的elearning实践者不得不进行深入反思,看看elearning的症结在哪里。
我们应该从国内外elearning的宏观应用入手吗?正如国内外的实践者对elearning的称呼不同,我们一开始选择的侧重点也不同。elearning在我国多被称为网络教育,它侧重于“教育”,我们从教育或培训的宏观角度出发开展elearning;国外elearning侧重于“学习”,他们从学习的微观角度出发开展elearning;这是elearning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国内外学习应用完全不同的直接原因。
孰是孰非,我们可以从结果中看出——从微观上讲是对的。因此,要搞好网络学习,必须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学习,回归学习为出发点。
教育培训专家可以根据不同的理论将学习分为不同的模式。然而,从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方式来看,只有两种类型的学习: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所谓正式学习,是指有组织、有时间、有地点、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学习形式。
例如:学校教育、正规的课堂培训课程、讲座等,所谓“非正式学习”是相对于正规的学校教育或继续教育而言的,是指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识的学习方式。我们将清楚地看到,电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围绕着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elearning在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中有两条清晰的应用路线。当elearning用户从教育和培训的宏观角度审视elearning时,很难发现或很少关注这两条主线。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将电子学习视为一种新的教育和培训形式,并没有加以区分。
这种做法不符合学习的客观规律,当然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当我们从宏观到微观,从教育到学习的视角转变时,许多困扰我们的elearning问题和困惑被一一厘清。让我们认识一下网络环境下两种学习方式的一些重要特点。
学习时间
对于正式学习,必须有明确的学习时间。例如,传统教育中的课程和培训计划都强调时间因素。对于非正式学习,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学习行为可以随时发生,这取决于学习者的内在需要。
在传统学习中,几乎没有人混淆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不同时间要求。然而,在elearning中,几乎每个人都混淆了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不同时间要求。
任何时间似乎都是所有网络学习的必然选择和优势,这显然违背了学习的客观规律。因为我们知道任何时候都只适合非正式学习,不适合正式学习。
因此,在基于正式学习的elearning中,学习时间的设计必须是“特定时间”而不是“任何时间”。
学习场所
对于正式学习,必须有明确的学习场所。例如:教室。传统上,正式学习几乎是在特定的教室里进行的。然而,非正式学习并不强调学习地点,学习行为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不同情况在任何地点发生。
与上述时间因素一样,传统学习中几乎没有人混淆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对位置的不同要求。然而,在elearning中,几乎每个人都混淆了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对位置的不同要求。不同的是,elearning中的位置不是指学习者的学习场所,而是指在线学习场所(学习资源或学习活动的位置,如课件在平台或在线讨论论坛中的位置)。
似乎学习者可以学习任何课程、任何材料、任何章节,这也违背了学习的客观规律。学习任何内容也适合于非正式学习的特点,而不是一种正式的学习行为。因此,基于正式学习的elearning,学习场所(场所)的设计必须是“特定场所”而不是“任何场所”。
学习动机
对于正式学习,学习行为的动机来自外部。比如,传统学校的课程设置,制定一个培训项目,都不是为了满足个别学习者的需求,而是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行为。对于非正式学习,学习行为的动机来源于自我,首先是自身的需要,然后触发学习行为的发生。在网络环境下,了解学习行为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elearning项目的推广策略。
在企业的应用中,很多企业的elearning系统都是基于非正式学习模式的。他们往往过分强调外部促进因素,如制定学习政策和举办促进活动。结果往往收效甚微,达不到预期效果。然而,在教育应用中,却忽视了外部因素如制定合适的网络教学策略等,过分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习目标
正式学习有统一、明确、固定的学习目标。例如,学校课程和正规培训课程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非正式学习没有严格统一的学习目标。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总是动态的、随机的。在网络环境下,如果是基于形式学习的elearning项目,教学设计应该以学习目标为中心。
如果是一个基于非正式学习的elearning项目,则应更多地考虑满足学习者即时学习的需要。例如,学习平台的管理粒度应该支持章节而不是课程,从而实现课程内容的学习目标,方便学习者快速检索,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另外,要重视学习型社区的作用。
学习周期
对于正式学习,通常有较长的学习周期。例如:学校的每门课程都有一定的课堂要求。然而,非正式学习中没有术语概念。一旦学习者的问题得到解决,就标志着学习的结束。学习往往是瞬间的。
当我们不把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分开时,“学期”的概念就变得模棱两可了。对于一个开放的在线课程,对于一些学习者来说,可能是十个课时,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只有两个课时。”“按需学习”扰乱了正式学习的整个学期。
事实上,这种看似先进的学习方法只适用于非正式的学习项目。从实际效果来看,网络环境下的正式学习还需要有一个统一固定的学期。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以学习者为中心”,把学习时间完全掌握在学习者自己手中。原因很简单,一是学习者的知识有限,不具备全面掌握课程的能力;二是课时的无序会打破有序的学习循环,无法建立网络虚拟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