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近600岁的故宫一跃成为新晋网红,曾经庄严肃穆的故宫越来越像个活泼的“老男孩”,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
为了接地气儿,雍正比起了剪刀手,文物个个成了表情包,故宫口红成为畅销爆款;《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一系列节目,又携手故宫掀起了一波文博热潮......
元宵节晚上,它又搞了一件大事情,再次为大家送上了惊喜!故宫为什么能成为备受大家追捧的网红,掀起了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文博热潮?不难发现,曾经在人们心中庄严肃穆,充满距离感的故宫,如今已变得越来越有人情味,越来越能走进观众的内心,极大满足了普通大众的需求。它的一次次探索和尝试,又能给教育者带来哪些启示?
启示一:不落俗套,常思常新
故宫口红为何能够刷爆朋友圈?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与时俱进,让文物与流行文化接轨。教育何尝不应如此?传统教育强调“唯师是从”“唯书本是从”,学生如仓库一般存储知识、积累知识,并以既定的答案为最终和唯一的结论。学生的优劣完全取决于存储知识的多少和对知识掌握得正确与否,注重权威和标准的认同与接受。
如今的多媒体授课、翻转课堂、研学旅行等多样教学模式,早已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创造者,不单纯以分数和成绩评定学生的好坏。创新教育着重个人对过去的超越,关注的是教育对象的创造潜能有无得到发挥,人文精神是否确立,健全的人格是否得以塑造,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有无得到培养等。
如何将反复讲授的知识讲出新意来,如何对授课的内容、形式进行合理创新,应成为老师在日常教学教研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翻新思维的议题。
启示二:了解需求,教学相长
为解决故宫里女士洗手间排长队的难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和故宫的工作团队调研后得出结论——故宫里女士的洗手间应该是男士洗手间数量的2.6倍。为此,故宫对洗手间进行了调整,甚至将一个职工食堂也改造成了洗手间,女性观众如厕排队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这个简单的小例子启示我们老师,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长处短板,作为孩子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当经常和学生开诚布公地聊一聊,尽量摸清学生的想法和需求。通过孩子们提出的建议,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完善,呈现出更适合学生胃口的教学内容,坚持和学生做推心置腹的沟通,有助于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启示三:拉近距离,亦师亦友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将镜头对准高墙里的人和物,让观众们看到了在文物修复专家手中“活”起来的珍贵文物;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中,演员们将文物的故事生动地演绎出来......
有人说,故宫越来越接地气了,离大众越来越近了。
对于老师来说,传道解惑是其最重要的职责,老师也应从三尺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的身边去,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让学生给予更多积极正向的反馈,增强学习效果。
当然,师生关系的度把握起来并不容易,与学生相处,老师一定要把好严与爱的度,恩威并施,才能让学生在敬畏中不乏感受其亲切,在严管中感受其关爱,才能让班级管理.教学工作行稳致远。
启示四:尊重喜好,呵护兴趣
您还记得卖萌雍正画像吗?故宫文创的众多创意其实都来自于当下最受大众喜欢的流行文化,才有了人们喜闻乐见的诸多文创产品。
这就如同在日常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爱好,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师德践行的需要。对于有差别的学生,设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要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要能及时发现和予以肯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同样,这四点教育启示也适用于在线教育,EduSoho作为面向全球的在线教育解决方案服务商,如何让教育技术越来越有温度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