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国学」,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
是诸子百家?还是诗词歌赋?有人说,国学一种精神,是像“仁义礼智信”一样,能够约束人行为的道德品质;也有人说国学是一种文化,是包含中国所有传统文化精髓的生命哲学。
其实,这些都不是错的。目前,社会上对于国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因此当下的国学教育,我们通常可以将它理解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近几年,“国学热”逐渐又走到了人们面前。2019年,一条“某明星女儿就读女德学校”的新闻再度将国学教育推向风口浪尖,我们不禁深思,国学教育究竟教些什么?学习国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今的国学教学,还只是以传统的线下班级形式存在吗?
对于最后的这一个问题,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当下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在技术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孔阳国学堂早已携手EduSoho实现了在线教育,走在了国学教育创新和探索的前列。
而关于国学教育的其他问题,我们想,我们也可以跟随孔阳国学堂的两位老师——王舒墨、张珂一起,在这次采访中找到答案。
谈到国学教育,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媒体上经常报道的 “国学班”、“礼仪班”等面向青少年的相关培训,然而孔阳国学堂却完全不同,他们的教育体系是完全面向成年人的,这在行业内非常少见。
至于为什么这样设计,两位老师给出了解释:
“我们所谈的国学,是包括历史、经典、儒家修养等在内的一系价值与信念,它与现在国家的教育体系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不会贸然的介入未成年人教育。我们的愿景是希望通过成年人来影响未成年人,首先家长要认同国学,下一步才谈得上对孩子的影响。”
既然是面向成年人,课程的内容自然也会更高深一些,与许多国学教育机构读经典、学礼仪等目的不同,孔阳国学堂创办的宗旨是「闻道」,他们希望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儒者」,因此教学的设计是“以仁、智、勇、礼为本色;以儒家经典、中国历史和修身工夫为内容”。
▲ 孔阳国学堂部分入门课程
而关于教学的方式,两位老师告诉我们,也许说是“陪伴”更为合适。在这里,他们更乐意将学员称之为「学友」,因为教学团队的老师和学生之间更多的是共同学习的状态,而并非是以完全指导性的教师角色存在。
“我们不是做技能教学、知识教学,而是人生修养、生命状态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团队中很多人都是学习多年的学友,他们成为了志愿者,和学员一起学习。”
OMO是近两年教育行业内大热的关键词,它指的是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为学员提供高品质、全场景学习体验的一种教育模式,而孔阳国学堂由于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也正是这种模式最佳的应用者。
目前,孔阳国学堂的课程主要有四大类,分别是线上音视频录播课、实时直播讨论课,和线下的实践活动、节时特定活动等,而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也是孔阳国学堂经过多年的探索得出的:
“其实在14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尝试网络教学了,但是发现单纯的线上教学,学生注意力不容易维持。而线上+线下的话,一方面是教学效果可以更好,学生的粘性也会有很大提高;而另一方面我们有很多中年、老年的学友对线上课程的操作不熟练,这种方式无形之中也扩大了我们的用户群体。”
线上教学不限空间时间、支持高并发、高效率等特点,无疑能够帮助国学更好的传播,而近几年在线教育平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孔阳工作室的国学传播带来了“起飞式”的帮助。
▲ 孔阳国学堂创始人朱翔非先生(笔名孔阳)
“我们最早采用的是YY、QQ等平台的实时播放进行教学,学员收听非常不自由,内容的完全性得不到保障。后来也试过发放课程给学员,但是考虑到课程是我们的关键知识产权,很容易发生泄漏、被人盗取,这样的方式也并不合适。”
随着课程内容不断增加,慕名而来的学员也逐渐增多,孔阳国学堂对于授课平台的直播、线上讨论、会员制管理等功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终于在18年秋季与EduSoho携手搭建了自己的网校平台,实现了在教学管理上的又一大进步。
“网校成立后我们的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可以开展300人、500人甚至上千人的课程了,还建立了完整的引流体系。另外,我们现在有更多的精力可以放在对课程进行系统的规划、包装上,教学深度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早在2018年以前,孔阳国学堂的学员还仅有百人左右,而经过短短的两年多时间,目前已发展至8400+注册用户了。
国学给人的印象是古典的、传统的,而互联网是当前最新科技的产物,当两者相遇,不但没有互相排斥,反而在不断的尝试与磨合中碰撞出了新的火花,我们想,这也许就是科技创新和时代发展的意义所在。
学习国学有什么用?想信这是传播国学的老师们经常会听到的问题。
喜欢的人视若珍宝,不喜欢的人弃之敝履,这是当下社会国学的现状,而孔阳国学堂的老师们对学习国学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我们和学员之间其实是双向的选择,一方面我们传达,另一方面学员自己也要去感受,只有学员真正认可才会继续学下去。”
▲ 孔阳先生与学友合影
据两位老师介绍,孔阳国学堂的学员群体非常鲜明,大学生和成年人(社会工作者)各占一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截然不同,然而我们从一些人的反馈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工作状态却都在逐渐变得更好。
“当下的很多大学生存在抑郁、焦虑的问题,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在孔阳学习的大学生普遍生活状态是非常积极、有生命力的,这种良好的心态对他们的学业也很有帮助。”
“对于成年人来说焦虑的主要是家庭和事业,我们在整个学生满意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反馈学习后家庭争吵减少,亲密度增加,尤其是在我们推出了“儒者之家”系列活动之后更为明显。”
积极、乐观、向上,这种健康的身心状态,是让学员个人、整个家庭向更良好方向发展的原动力。
另外,在这次采访中我们还得知,孔阳国学堂的很多学员都是抱着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而来的,其中时间最长的学友已经学习了18年,而两位老师也都分别学习了10年、11年之久,也许正是国学这种对于人生修养独特的魅力,才使得它能够长久流传至今。
当聊到,关于“互联网+国学”的未来时,孔阳国学堂的两位老师有许多感慨,在他们看来,国学相比于语言教育、职业教育等在在线教育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如此,国学教育向线上靠拢,这也是未来必然的趋势。
“在今天的形势下,在线教育对国学起到的作用肯定会是越来越重要,我们所知道的同行团队也都开始着力发展线上了,孔阳只是走在前面一点点而已。”
而对于未来的国学教育形式,也必定是要进行不断突破和升级的:
“未来的教学形式如何更好还值得探讨,如果只是把内容放出去这样的老一套肯定不行,我们希望能够将文化、信仰、生命体验的传递做得更好,将线上社群人际间彼此凝聚的组织形式做得更好,至于如何实现,我们认为这是接下来5年之内,这个行业必须要给出的答案。我们要和国学同道们一起努力。”
的确,与课程辅导、兴趣爱好、技能教学等教育都不同,国学教育更注重对人心、人的生命的鲜活理想的传递。张老师和我们讲到,孔阳国学堂的团队“信念感”非常强,在孔阳先生的引领下,他们都身处于一种不断追求进取、日益向上的状态之中,并且这种心气儿也体现在他们对「弘道」的追求上。
“得失、利益并不是我们所考量和追求的目标,「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不论时代怎么变化都不会影响我们的热情,是持之以恒的信念让我们持续做这个事情,并且我们也会积极地运用各种现在便捷的手段,去达到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在未来,孔阳国学堂也会在现有框架基础上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比如通过家庭活动拓展个人修养、家庭文化以及孝道的传承;通过成人礼、婚丧礼等重要时刻的仪式发展礼仪学习;以及拓展在中国历史、经典、儒家工夫等方面的讲学内容。
▲ 孔阳国学堂2019年曾举办「束修礼」活动
在这样的规划之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孔阳国学堂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所展现出的专业和坚持,也更能看出他们对国学的坚定信仰和真挚热爱。就像两位老师和我们说的那样:
“真诚,是最必要的一个条件。我们会始终以最真、最诚的赤子之心面对学员,面对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